大同法師講放生,大同靠譜的放生平臺,大同放生各種動物的不同果報
所以,保存功德的唯一方式,就是將功德存入眾生的銀行里,這樣才能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就是功德回向的修學與益處。
作為一位佛教徒,回向功德給眾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今天因為有修行佛法或聽聞灌頂而累積功德,很多的業(yè)力會被凈化。我們的善心發(fā)出來后,用我們的菩提心,凈化自己的心,種了眾多的福報,已經(jīng)利益了自己,當然也不要自私,要去利益更多的眾生,自利可以成就法身,他利可以成就報身、化身,所以為了自利利他,要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給天下所有的有情眾生,那么,整個功德就圓滿了!
貪念跟愿力很相似,一個好聽,一個不好聽。為什么一個不好聽呢?因為貪念是自私的心,發(fā)愿是比較廣大的心,而會成為廣大的心,是因為前面有了回向。
所以雖然還是一個自私的祈求,但因為是回向完之后,才幫自己祈求,就稱為愿力;沒有做回向之前,幫自己祈求就叫貪念了。所以一念之差就可以讓“煩惱即菩提”,但是如果沒有成佛,這些貪念就會變成煩惱了。
一念之差有這么大的差別,所以魔鬼與佛就只有一線之隔,這一線的關鍵就是心。只要心態(tài)能稍稍作一點改變,就是大功德一件,心態(tài)沒有改變,就是大貪念一件。所以功德回向之后,再幫自己發(fā)愿,發(fā)多大的愿都沒有問題。而且哪有一個比成佛更大的愿?
我們想要賺多一點錢,壽命長一點,快樂一點,家庭美滿一點,這些都只是小貪而已。而所有的智能我都能得到,天底下的眾生都由我來度;別人所不懂的,我都可以教導,哪有比這個更大的貪?這就是佛的愿力??!這時候就不叫貪念了。
所以,要多發(fā)愿,但是不要貪;區(qū)別這兩者,就是在中間加一個回向。這樣一來,替自己所求的想法,就會變成了愿力。
現(xiàn)在就一起來做功德回向,回向完后,大家才幫自己發(fā)愿,因為愿力也很重要。當然,我們都希望得到快樂,希望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家庭美滿,希望自己可以脫離輪回、可以往生凈土等等,都可以在后面發(fā)愿。
大同放生各種動物的不同果報,靠譜的放生平臺,放生魚的寓意是什么的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