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一般放些什么東西,吃什么東西抗衰老
9、放生是一項我們應該長期從事的事業(yè)。我們對放生的道理、放生的方法是否清楚知道,會直接影響到我們放生的效果。
10、一切生命的一念心性直下和三世諸佛無二無別,然而有的被宿世的惡業(yè)力障蔽,悲慘地淪為心智低下的惡趣眾生,除了尋求食物、躲避死亡之外,其它都一無所知,這就象是一面寶鏡長時間被灰塵蒙蔽,不但放不出絲毫光明,就連鏡子的本體也無法顯現(xiàn)。
二、中華放生網(wǎng)官網(wǎng)
1、一切六道眾生的心性都是如此,由于無始以來被煩惱和業(yè)所障蔽,導致不能顯發(fā)本具的光明佛性,以迷亂力造作輪回的業(yè)。佛陀了知眾生的心性和佛平等無別,于是順應眾生的根機,采用種種方便,宣說了無量法門,眾生只要遵循佛陀開示的正道,修習戒定慧、斷除煩惱,就都能恢復本有的佛性而成佛。
2、殺害生命確實是最嚴重的罪業(yè)。而在他們遭受命難的時候,不發(fā)心救護同樣是漠視生命尊貴自性的表現(xiàn),想想看,就是對一種沒有生命的東西,比如一輛高檔車,我們都會精心地愛護,稍微有一點損壞都會及時修復,何況生命是宇宙中最尊貴的呢?各個生命都有的佛性中原本具有恒河沙數(shù)那么多的自性功德,無數(shù)輛高檔車加起來根本比不上他的一絲一毫。
3、從輪回的現(xiàn)象上來看,我們和眾生的關系非常密切。為什么這樣說呢?從無始以來到今天,我們在輪回當中流轉的時間實在太漫長了,因此,每一個眾生都和我們彼此做過父母、兄弟、姊妹、兒女,《梵風經(jīng)》中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yè),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睂@個輪回的事實雖然凡夫一無所知,但諸佛如來卻是明明白白地照見。我們如果仔細思惟,就會情不自禁地生起慚愧心和悲憫心。
4、出于報恩之心應當放生。
5、出于自他平等的善心應當放生。
6、隨學大悲世尊,我們應當放生。
7、利他即是自利應當放生。
8、回答:人類和動物雖然在外相上有差異,但佛性本來相同,動物以惡業(yè)淪落到惡趣,我們有幸以善業(yè)得到人身,如果不能哀憫、體恤動物,反而隨意損害它,將來的結果就是自己福報窮盡而墮落。動物受報完畢轉生為人,難免要從頭還債,反過來我們又成為它的盤中餐。事實上刀兵劫都是以宿世的殺業(yè)所感,如果人們相續(xù)中沒有殺業(yè),即使歹徒也會對我們生起善心,而不會受到他們的任何損害。瘟疫、水火等的災難,也會遠離戒殺放生的人。
9、但這并不意味應該放棄資助貧困等的善舉。如果看到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三九天還穿著露出了腳趾頭的鞋子,一天難得吃上一頓飽飯,我們還沒有動惻隱之心,沒有想到能去幫助他們做些什么,那說明我們的慈悲心不夠真實。因此對于孤苦、貧窮、災難等也同樣要憐憫,要隨分隨力發(fā)心去幫助,根據(jù)各自不同的情況,或者資助貧困學生上學,或者郵寄生活所需的衣服被褥等,或者加入到志愿者行列,為貧困者提供實際的幫助。
10、雖然動物無量無邊,但盡量把眼前的待殺眾生解放下來,進行放生,則是我們應該做,也是能夠做得到的。另外,放生這種善行,也是使自己生起普遍愛護生命的最殊勝善心的方法。透過放生這種善行,對有情的生命真心地關懷、愛護,慈悲會由衷地生起來,有了慈悲,就不愿意再去做損害眾生的行為。如果這個世界的人們都能做到這樣,這是對水陸空行一切生命的大放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