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放生積德最好去哪里,舟山哪里放生財魚最好,舟山上游放生
又,凡生欲放,若夏日當宜速行。倘泥于等齊按儀式作法,或至久經(jīng)時刻,有礙生命。
居士放生宜從省略,若真誠無偽僭之心,即按儀式行亦非絕不可行,若妄效僧儀則成我慢矣。
法固圓融,當善用心。
二、放生不可期待萬無一失
放生一事,原為感發(fā)同人戒殺護生之心、實行自己惻隱不忍之念而已。世人多矣,心行各異,縱不能全皆感動,即感動一人,彼一人一生即少殺若干生命,況不止一人乎?
至謂小魚被大魚所食,即放之舟山亦難免不遭網(wǎng)罟。此種計慮似乎有理,實則為阻人善念、助人殺業(yè)。
其人幸得為人,或不至身受殺戮,故作此無理之理以顯己之智,能折伏放生者。使彼為魚及諸生命,當受殺時,斷斷不肯起此種想念。唯冀有人救己之命,別無他種救亦恐,或后來又被別物所食、別人所得,唯愿甘心受戮,免致后復遭殃等想。果能當此時作此想念,尚不足為訓,況萬萬不能,則日月當東行、天地當易位矣,言可妄發(fā)乎?
大魚食小魚,固有此事。放之又遭捕,亦不能無有。若謂小魚被大魚食盡無余,則無此事理。放者盡被人復捕去,亦無此事理。何得如是過慮?
譬如救濟難民,或與一衣,或與一食,亦可不至即死。在彼則當曰:“此一衣一食,何能令彼終身溫飽,與之有何利益?不如令彼凍餓而死,便可不至長受凍餓矣!”
又如強盜劫人,有力者為之捍御。彼將曰:“汝若能捍御彼一生則為甚善,唯捍御一時,究有何益?”
反不當此時作此想念,而于無關(guān)痛癢時作此阻人善念、啟人殺機之語。其人來生若不自受其報,如任彼搶劫一空,后來不至再被搶劫之為愈也。
父母之于子,常常撫育,而慈母不能撫身后之子。彼將謂:既不能撫育,不如殺之之為愈乎?
君子修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彼必期于萬無一失方肯行放生,則令世人盡壽皆不行戒殺放生之事矣!其人將來必膺萬無一人能救己于死也,哀哉痛哉!
舟山上游放生,舟山放生地點公布最新,過生日時要放生嗎吉利嗎的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