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是什么時候最好,放生放什么最好
4、與賣魚者直接或間接、明確或暗示將要買生放生,使賣者聞訊捕撈,違背施無畏的基本定義。如此可令這些眾生本幾日后死,如今因預(yù)約賣者數(shù)量、品種等,使其提早被撈,雖汝意為放生,然而其中勢必有不堪折磨而早夭的眾生,由于其提前死亡出于你的預(yù)約,使自己的善舉偏于形式了。
5、如果被放之眾生,能放其為適于它生長的環(huán)境,則對其有極大好處。反之,若只顧放而不觀察所放的地點,則對其害處多多。如將野兔置于眾人處,飛鳥放于易捕地,魚兒放入被化工原料污染的確無法生存的河流水域等。
6、嚴禁將魚及水生動物放入養(yǎng)魚池,以養(yǎng)魚池為賣魚殺生之來源處,將眾生放入其內(nèi),乃間接殺生也。
7、一味追求數(shù)量,而對某部分眾生遠離慈心。如見兩盆魚,心想若放這盆軀體小的眾生,則價錢和數(shù)量要比放那盆軀體大的合算。或思維買一大堆田螺的錢,還不夠買一只甲魚的金額。因而棄大舍貴,擇小選賤。
8、有人因見到自己或他人辛苦所放之眾生,有被隨后捕抓的危險,便以為這種放生毫無意義,且造就捕抓者的惡因。其實即便僅僅能延長眾生一個秒鐘的生命,此眾生也寧一秒后死,不求一秒前亡。故究放生者功德而言,施其一瞬間無畏與放其數(shù)年無畏,功德正等無異。于被放者言,彼雖短暫獲生,仍于生時心若甘飴,且由于其成就了放生者菩提心的功德,故放生者之功德利益,所被放之眾生亦有,使彼終獲善樂。而且,從悲心的角度來說,即便知其在放后即有被捕之險,或見其傷弱而不顧,心懷哪怕使其一瞬安樂也要解救之心,此種人慈悲更為強甚,極為諸佛贊嘆,有此發(fā)心者,無論所救眾生是否有福報活下來,以彼悲心的利益,放與被放者均有大利益。故千萬勿抱前放后抓不算放生或買時選擇強健活力者放的錯誤思想了。本文來自邢臺佛教網(wǎng)
9、很多人因為自以為不去執(zhí)著功德利益,而凡有放生皆不去好好回向。孰知因果成熟,是必然之勢。不重視回向,會導(dǎo)致大量功德轉(zhuǎn)化為人天福報,為將來往生乃至成佛,形成阻礙。所以每個修行的人,一定要使功德轉(zhuǎn)向出世間的種種成佛利益。而且放生行為,因其是有為法中最為殊勝的功德之故,功德成熟非常迅猛。若放生勤懇,甚至即生福德利益現(xiàn)報,所以放生者切要善于回向。免大量功德流于人天無意義消耗的福報也。
10、釋放與解救他人的生命,永遠沒有過失。許多放者因為工具、因緣及種種不利因素,使所購眾生不能全數(shù)盡活,便于亡者自愧有罪惡感。實際眾生從生到死,皆受制于因果,假如你盡力做了,它還是于放前死亡,實屬因緣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