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放生的注意事項,放生功德注意事項儀軌回向
4、如今時逢末法,真正能作利益有情的大德亦屬罕見。然一些具備錢財的大法師、大居士,建設工廠等,發(fā)心為國家造福,動輒上萬上億;或廣為修建、裝飾廟宇,而內卻無甚僧眾聞思修行;或塑造外觀既不合佛經要求規(guī)范,內又無裝藏的佛像等……。這些雖是一種善事,但若能將此錢財用于放生,直接度化無量的眾生,豈非更具有無邊的功德呀!
5、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云:“諸余罪中,殺業(yè)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辈氐氐墓IG髱熢疲骸皯獢鄽⑸茸o放生,于一切身語之善法中,放生功德最大。”《地藏十輪經》云:“設使能戒諸殺生,諸眾恭敬成無上,恒時無病延壽命,安樂暢適無損害。一切生生世世處,深信如來之行境,現見佛法及僧眾,速得無上菩提果。”
6、藏地著名空行母根桑曲珍游行中陰教言《深道總集空行耳傳深義蓮花心滴》云:“一切高貴卑賤眾,今生來世安樂法,無此放生更殊勝。轉繞贍洲之功德,等同放生一牛犢。念誦七億觀音咒,等同放生一小牛。吾至閻羅境見此,今莫忘失空行語,勵力放生牛犢等,乃有無量功德也。”根據《俱舍論》說:所放生眾生軀體愈大,其功德也越大,宰殺愈粗大之有情,其過患亦更大,因為身體大者,有粗相之苦樂感受。
7、印光大師總結了放生的十功德:無刀兵劫、集諸吉祥、長壽健康、多子宜男、諸佛歡喜、物類感恩、無諸災難、得生天上、消滅惡業(yè)及四季安寧、生生不息善心相感
8、古往今來,有眾多高僧大德致力于放生事業(yè)。昔日智者大師,買臨海四百多里海灘,作放生池;唐肅宗命天下各州建立放生池,顏魯公作放生碑文;宋真宗也命天下建立放生池,并把整個西湖劃為放生之用;明朝蓮池大師建多處放生池,并作《戒殺放生文》流傳至今。
9、凡放生者,都得四果功德:放生之異熟果者,解脫三惡趣痛苦,其下等發(fā)心,放生量少,能轉于人道;中等發(fā)心,放生量亦為中品,能轉于欲界天;若上等發(fā)心,放生數量極多,則轉生色界、無色界,漸次脫離輪回苦海。放生等流果分一感受等流果者,將來生生世世轉為長壽無病者;二同行等流果者,未來得人身時,喜歡斷殺放生,具足慈悲善心,行持殊勝菩薩道。放生的增上果者,放生者將來不轉生于深淵險地,轉生之境全是樂意美境,具有飲食、花果等。放生的士用果者,一切生世中,增上所放生之善德。
10、放生時要搞清放生物種,勿放生外來物種和不確定物種。大量的外來物種或不確定物種,會破壞本土物種的生物鏈,嚴重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失放生的目的,違背了佛教放生護生的情懷。例如很多善男信女到水族市場購買巴西龜,甚至是兇猛的小鱷魚來放生,這是萬萬不可取的。
二、家庭放生儀軌
1、放生須了解所放生物種的生活習性及所適應的生存環(huán)境,避免南方物種放生到北方,海水生物放生到淡水中,陸龜放生到水中等等。
2、很多屬于觀賞類的鳥和魚等,盡量不要放生,即是放生也要考慮下他們是否能生存,否則放生等于殺生。
3、愿以此放生功德莊嚴佛凈土、
4、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5、若有見聞者、悉發(fā)菩提心、
6、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7、放生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8、普愿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9、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10、放生地點:遠離捕殺的水域、山林等盡量能使所放眾生生存悅意且能長壽之地。